党建+团建丨永远跟党走 | 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推荐之榆林篇

2024-10-30


图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榆林是陕北革命的策源地,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米脂城东南23公里的杨家沟村,是红色革命圣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图片
图片

这里有革命先烈留下的许多故事,有黄土地赋予的独特气息,也有时光岁月的情怀。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西北和全国解放战争,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若是说到红色圣地,杨家沟是当之无愧的!

图片
图片

小河会议旧址

小河会议旧址位于靖边县小河乡小河村中部场峁则山南山下,坐东北向西南,面对孤山峁,距离县城40公里。

图片

1947年,中共中央在转战陕北过程中,为讨论第二年作战的基本方针,部署各地区在战略进攻中的协同配合问题,7月21日至23日,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了扩大会议。

图片

此次战役对于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迅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

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

图片

该馆始建于清代民国初年,距今100多年,是一处清末建筑风格的地主庄园,馆内征集收藏珍贵图片95张,历史资料及文学说明24篇(章),实物珍藏品83件,陈列展室两间。

图片

纪念馆以大量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历史照片,从“扭转乾坤”、“运筹帷幄”、“鱼水情深”、“走向胜利”四部分充分展现了党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展览主题突出,内容鲜明,图文并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图片

肖崖革命旧址

肖崖革命旧址位于横山县城南肖崖村拐渠内,旧址是由四孔土窑接石头面组成的独院,左靠大路,右有居民。

图片

从左到右一、二孔为前后窑(室),前室是发报室和工作人员休息室;后室是任弼时、彭德怀的寝室和办公室;第三孔是毛主席的寝室兼办公室;第四孔是周副主席的办公室兼寝室。

图片

为了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业,并对青少年进行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教育,1983年肖崖革命旧址被横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图片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绥德县城区雕阴山下,大理河南岸,坐南向北,建成于1957年,占地面积13760平方米,建筑平面成“凸”形。

图片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是地方政府为纪念和安葬革命先驱李子洲以及其他绥德籍革命烈士而建造的,本地人习惯称其“子洲陵”,1988年被列入“陕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清涧革命纪念馆

清涧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是共产党人在西北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图片

它打响了中国北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片

清涧革命纪念馆的前身是“清涧烈士陵园”,始建于1989年,占地13亩。园内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由50多块石碑组成的碑林。

图片

袁家沟革命旧址

袁家沟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诞生地。它位于清涧县城东45公里、黄河西岸10余公里处,地处两山之间的沟道深处,两侧山势险要,便于隐蔽和防空。

图片

1936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袁家沟村居住战斗了16个日夜,为的是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图片

在此期间,一场大雪过后,毛泽东踏着积雪来到毗邻黄河的高家洼塬察看地形,站在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极目远望,一片苍茫。毛泽东的诗兴油然而生,回到他居住的窑洞,填写了著名的《沁园春·雪》。

图片

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

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榆阳区红山路与金沙路十字东北角,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陕北民歌为一体的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

图片

博物馆六大展区以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图片

在革命时期,陕北民歌是世界上政治号召力最强的声音,它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过非常大的鼓舞促进作用,为毛主席在陕北治理政治生态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片

博物馆通过一系列场景再现、展板展示、实物陈列,从陕北民歌内容体裁中,体现伟大领袖毛主席与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是人类历史上领袖与人民和谐的典范。

图片

红色榆林,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中央、中央军委在这里下达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军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国革命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迹。

图片


阅读9
分享